歷史文化-抗戰時期工業試驗所制造防毒面具
發布時間:
2020-08-18 19:03
抗戰時期的陜西省工業試驗所
(一)制造防毒面具
郭巨權
陜西省地質礦產實驗研究所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的陜西省工業試驗所。抗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無視國際條約限制,公然使用毒氣彈,使我國軍民遭受重大損失。當時以中央工業試驗所代表的技術機構開始研發防毒面具及簡易防毒口罩供應抗戰軍民。
陜西省工業試驗所于1937年8月計劃與陜西省機器局聯合制作防毒面具。并首先于9月試制成功,鑒于防毒面具成本價格較高,不適應普通平民,又試制出價格便宜的防毒口罩(成本為防毒面具的二十分之一),并宣布以成本價供應市民。
由于當時全國各地都在研制防毒用具,原材料供應緊張。工業試驗所一面派人外出采購,一面積極開發替代物。經過試驗發現海漂硝(烏賊骨)具有良好的吸附解毒功能,完全可作為吸收毒氣藥劑。
海漂硝
現代研究表明海漂硝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文石)及有機甲殼素。其為多孔結構,在顯微鏡下體部支架為平行支柱,相鄰支柱間是與之相交的小梁結構,支架與小梁相間排列構成了有規則網格結構。由于海漂硝具有大比表面積及化學活性物質甲殼素,因此其對毒氣具有強烈的吸附及解毒功能。海漂硝的開發應用大大緩解了防毒器具原材料的緊張狀況,為大批量制造創造了條件。
陜西省工業試驗所在積極生產防毒面局的同時,還向市民宣傳普及防毒氣知識,在西安《工商日報》刊登“對毒氣應有的認識”,基于工業試驗所的科研及檢測能力防空協會委托陜西省工業試驗所對“本市各處生產的防毒藥水、口罩、面具等,均須經過該所代為試驗,以資鑒定其適用及效力”。為抗戰做出應有的貢獻。